福鼎市道教协会

地址:福鼎市桐城流美双榕大院
电话:0593-7960532
手机:13706024667
传真:0593-7960532
邮箱:862779732@qq.com


        

您的位置:首页 > 道观民间信仰 > 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

马仙娘娘信仰

发布日期:2015/7/29 9:36:05阅读次数:字号:

马仙,或名“马元君”,有的地方也称“马仙娘娘、马天仙、马夫人、马七娘、马氏真仙、马真人、护国夫人马氏”等等。马仙信俗肇始浙南,盛行福建东南沿海等区域,马仙与妈祖、陈靖姑合称福建三大女神,是继妈祖、陈靖姑后浙闽台海最具影响力的民间信仰。马仙信仰在千年的传承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马仙民俗文化,影响深远,润泽八方。马仙的圣诞庆典与迎送巡游仪俗,融合了道教科仪、祈福灯会和民间曲艺等多种文艺形式,表达了民众祈求五谷丰登和国泰民安的良好愿望。特别是它所展示独具地域特色的“孝亲”文化特征,在社区村落、种族群体和宗教内部产生了巨大的强大包容性和聚合作用,具有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净化人心、淳朴仁厚的乡土和谐氛围的形成,对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被称为“活着的道教”“老百姓的道教”。因此,这样具有顽强生命力和群众基础的民间道教,很值得认真去研究。

关于马仙人物原型的出生年代和出生地等问题,民间流传、碑文和史料记录不一。本文拟就依据现有文献中关于马仙信仰的记载,通过对马仙信仰产生的历史背景考察,对比分析关于马仙原型人物出生活动年代的几种主要说法之异同,对马仙出生年代作出初步的考证。

从道教神仙谱系的演变分析,马仙名字显然与道教有密切的渊源。

马仙信仰就是在道教崇奉的氛围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时至今日,流传于福建等地的马仙信仰仪式中,仍然保留了部分道教闾山派的特征。道教闾山派系闽越巫法——闾山法与道教正一符籙派相融合以及吸收佛教世俗化的瑜珈教而发展形成的一支教流。此教派于唐宋间流播于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及湖南等地,成为我国南方民间道教最有影响的道派。由于闾山派与民众社会生活极为密切,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至今在广大民众间仍有深远的影响,深入研究马仙信仰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民间信仰与正统道教相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关于马仙传说的早期文献目前主要集中于明代的《新镌仙媛纪事》、《新刻出像增补搜神记大全》、史学家何乔远《闽书》、文学家冯梦龙的《寿宁诗志(香火篇)》等,此外,如《景宁县志》等明清地方志也有相关记载。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关于马仙信仰原型人物的生活年代,按照大的时间段划分,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

1、出生于唐肃宗以前;2、出生于唐末;3、出生于石敬瑭篡位之后。在今浙江景宁鸬鹚有一位马氏女,乃是中台星下凡,因为一段未了的尘缘而降临人间,功圆行满之后当返仙班。且说她初入夫门,还未来得及同房合卺,丈夫就被抓壮丁去当兵。许多人劝她改嫁,她丝毫不为所动,勤俭持家,奉侍姑婆。为了营生,她在城里受雇于商家,纺纱织布以获得米粮,每半月回一次家,将米粮送与姑婆。有一次,她正在山中蹇蹇而行,遇见一位须发皆白的道人,自言感铭她的孝行,馈赠一粒仙丹,并教以道妙。从此以后,马氏女断粒绝谷而神气愈发精爽,并且有了神通,日行数百里。一日遇溪水暴涨,乃持罗伞自渡,引起人们的崇敬。经常有人来请她治病驱邪,祈晴祷雨。数年后,姑婆离世,马氏女乃在房后百丈岩飞升而去。乡人构筑楼阁,肖像以祀之,尊称曰“马仙”。马仙因孝而飞升天的故事受到后人的传颂。

全市上规模29座宫庙,信众约3.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