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市道教协会

地址:福鼎市桐城流美双榕大院
电话:0593-7960532
手机:13706024667
传真:0593-7960532
邮箱:862779732@qq.com


        

您的位置:首页 > 道教仪范

道教仪范

道教斋醮科仪简介

发布日期:2015/9/1 16:36:46阅读次数:字号:


一、斋醮科仪的涵义

斋醮,是道教宗教仪式中的专门名称,俗称“道场”,“斋醮科仪”就是指斋醮活动所依据的规范的程序与形式。

所谓的斋,是指斋戒。“斋”的原意指齐和净,后为斋戒、洁净之意,指在祭祀之前,必须沐浴更衣,不食荤酒,不居内寝,以示祭者庄诚。道教吸收此礼,祈攘之初,素食清心,沐浴洁身,谓之“修斋”。修斋一般是修道者或信道者个人自己修,其目的是为了清静身心,与神感通。

道教把修斋的方法叫做“斋法”,可分为三类:一设供斋,可积德解愆;二节食斋,可合神保寿;三心斋,可除嗜欲,绝思虑。以上三者,即祭祀斋与心斋,统称“斋法”。修斋的最高境界是心斋、坐忘、存思等,能够达道“与道合一”。

在某些固定的日期吃素就叫“吃斋”,应当吃素的日子称“斋日”,如“三元斋”即三官大圣诞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日吃斋。又如“庚申斋”、“甲子斋”是在每月的庚申、甲子日为斋日;又如“本命斋”即在自己生日那天为斋日;还有“怀胎斋”是子女报答母亲怀胎十月哺乳三年的斋日,此斋期为三年,希望给母亲消灾等等,修斋为了祈福消灾、保命延生。现在全真派道士,仍保持食素。正一派道士在初一、十五或其它宗教节日,均要素食等等,都是在持斋修道。

所谓的醮,是指祈祷。“醮”的原意是祭,为古代礼仪。道教继承并发展了醮这一祭祀古礼,通过“做醮”与神灵相交感,以达到祈福禳灾、超度荐拔的目的。“醮”亦有“醮法”。所谓“醮法”,指“做醮”的程式、礼仪等规矩。

道教一般把斋和醮联称,叫作“斋醮”。斋就是做法事之前的斋戒,醮就是做法事中的祭祀祈祷活动。举行斋醮,就是道士为宫观或受信教群众所托,举行的法事。举行斋醮活动,无论是主法的道士,还是请道士做斋醮的信教群众即斋主,都要事先“修斋”。

所谓科仪,就是道教做道场法事的规矩程序。道教依不同法事,定有不同的形式,按一定法事形式准则做道场叫“依科阐事、如法如仪”。做法事用的经书叫做《科仪》。一个完整的科仪一般包含有戒律、威仪、玄章、表奏四部分。此四部分义旨如下:戒律指玄圣所述罪福科目,威仪指玄圣所述法宪仪序、斋谢品格,玄章指赞诵众圣之辞,表奏指玄圣所述传授经文、登坛告盟之仪。

 

二、斋醮科仪的分类

()斋醮的分类

道教的斋醮,按规格区分,可分为金箓斋,玉箓斋,黄箓斋三种,金箓斋规格最高,在古代只有皇帝才有权举办,玉箓斋次之,古代专为皇后、王公举办的,黄箓斋是全部能用的,上至帝王下至普通百姓都可能举办。举办黄箓斋,可以“消除天灾,保镇国土,救度人民,请福谢过,超度亡灵上升天堂,救拔出离九幽地狱之苦”。

道教的斋醮,按作用区分,可分为清醮与幽醮,清醮就是阳事道场,有祈福谢恩,却病延寿,祝国迎祥,祈睛祷雨,解厄禳灾,祝寿庆祝等,属于太平醮之类的法事。幽醮就是阴事道场,有摄招亡魂,沐浴度桥,破狱破湖,炼度施食等,属于济幽度亡之类的法事。

各种斋醮仪式的时间各有长短,有一日一夜,也有三日三夜的,还有七日七夜的,最长的可以达到四十九天或六十天。各日都有若干科仪组成,各科仪都有专门的日的和名称,有头有尾,有唱有念,有演有舞。

宫观道众每逢朔(即初一)、望日(即十五),重要节日,祖师圣诞,都要举行祝寿、庆贺等典礼,这些常行的仪规也统属斋醮科仪。

()斋醮科仪的组成

举行一项斋醮科仪,往往要通过建坛、设置用品、诵经拜忏、踏罡步斗、掐决念咒等来等来共同完成,这其中人(道士)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因为所有的这些都是由他们(道教称醮坛执事)来完成的,这一切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斋醮科仪。

1、醮坛

举行斋醮活动,必先设坛,称为“醮坛”,又称“法坛”。“坛”原来是指在平坦的土地上,用土筑的高台,用以祭祀天神和祖先。现在的醮坛,一般都是设在宫观的殿堂内。如果到信教群众家里举行,则一般设在厅堂里。只有举行大型的斋醮活动,才另外在开阔的平地上搭起大帐逢,在帐逢内设立醮坛。

不同形式的斋醮,往往建有不同规模的坛。大型斋醮活动,通常筑有若干个坛,其中一个是主坛,叫做“都坛”,其余的坛,叫做“分坛”。如19939月,在北京白云观举行的“罗天大醮”。供奉一千二百诸神牌位,分设都坛、皇坛、度人坛、三官坛、报恩坛、救苦坛、济幽坛、青玄坛等,诵经拜忏,日夜供奉香灯。

全真派醮坛,称为“混元宗坛”,用“道经师宝”印。方丈传戒的戒坛,称为“玄都律坛”。正一派醮坛,称为“万法宗坛”,用天师之印,为“阳平治都功”印,沿袭至今。

2、斋醮仪式的主要职事

(1)高功:是对醮坛职事的称呼,指在醮仪中为主的道士,也称主坛,中尊法师,通常都是由通晓经书和仪范,具有较高威望的道士担任。道教称其是“道德内充,威仪外备,天人归向,鬼神具瞻,蹑影飞晨,承颜宣德、惠周三界,礼越众富”。

(2)都讲:是对醮坛职事的称呼,指的是高功法师的副手,主管赞唱导引。道教称其是“洞辅该通,法度明练,赞唱仪矩,领袖班练,玄坛步趋,升座讲说,昭符国命,默契天心”。

(3)临斋:是对醮坛职事的称呼,指的是高功法师的副手,主管科仪典法。道教称其是“总握宪章,典领科禁。纠正坛职,振肃朝纲”。

(4)侍经:是醮坛职司之一,主管经书收存、陈放和唱念。其职务是“整齐卷轴,开函启奏”。

(5)侍香:醮坛职司之一,主管坛场焚香不绝。其职务是“巡行爇炷,始终芬芳”。

(6)侍灯:醮坛职司之一,主管击磐。其职务过“整办缸筹,精严灯烛”。

(7)知钟:也是醮坛职司之一,主管打钟。其职务是“从容礼节”、“严整规绳”。

3、醮坛上有必要的设置和用品

醮坛上有必要的设置和用品,主要有:

(1)供器:香炉、烛台、花瓶、香筒等。

(2)供品:如香、花、灯、水、果五种供奉。

(3)法器:道教通用的法器有两类,一类为仰启神仙、朝观祖师以及为了驱恶镇邪的器物,如朝简(圭简)、如意、玉册、玉印、宝剑(法剑)、令旗、令箭、令牌(召遣神将之牌)、天蓬尺(法尺,为桃木长尺)、镇坛木等;一类为各种打击乐器,如镜、铛、镲、铃、鼓、钟、锣、磐等。

(4)幢幡:幢之制其上有宝盖,并有执杆,以为手持。幡则无盖,多为悬挂之用。

(5)符简:即黄表纸符。

(6)章表:即表文。

(7)法水:净坛用水。

(8)手炉:即有柄之香炉,以为手执。

4、道士在醮坛上的行法仪式

在醮坛科仪中,有其独特运作形式,主要有外在的咒诀罡步,香赞礼表等方法和内在的存想运讳、叩齿集神等修功。现择要而述之:

⑴咒:指通于神灵的用语。古代“咒”通“祝”,一般以“急急如律令”结尾。持咒可以请神、驱邪、保命、护身等。

⑵诀:手指按一定的方法盘结捏掐而成的形状叫做诀,其过程叫做掐诀。掐诀可以通真制邪,役将治事。不同的神明有不同的诀法,如灵官决、斗姆诀等。

⑶步:指踏罡步斗。相传创自夏禹,故又称“禹步”。“罡”指天罡,“斗”指北斗。高功在坛场上,假方丈之地,以为九重天,按照星辰斗宿之方位,用步踏之,即可神驰九霄,启奏上天。罡有多种,如三宝罡、二十八宿罡、交泰罡等,各有用法。

⑷灯:指醮坛上燃点坛场灯烛的常用仪式,最初是独立的仪式体,后来被包含在别的仪式中。其作用是上照天庭、下彻地狱、拔度亡灵,故人逝后必“法天象地,燃灯告符”,以期达到“超出离难”。

⑸礼拜:道教醮坛中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仪式。俗称“叩头”、“作揖”,无论是道士,还是信众,在道教宫观内外,面对神像,都要礼拜,这是入道信教的首要和根本。初入道者,必先学礼拜,称之为“过叩头关”。其做法有四,即稽首、作礼、遵作和心礼。

⑹诵经:道教醮坛中最常见最普通的一种仪式,指诵念经文。初习仪式必先学诵经。诵时有一人独诵,亦有众人合诵;有一经诵一遍,亦有一经诵多遍。其方式亦有多种,主要有心诵、形诵、神诵、心祝、密祝、微视等。通过诵经最终达到上消天灾,保镇帝王,下禳毒害,以度兆民,生死受赖,其福难胜。

⑺步虚:指醮坛上讽诵词章采用的曲调行腔,相传其旋律宛如众仙飘渺步行虚空,故又名“步虚声”。依据步虚音乐填写的字词,称为“步虚词”。步虚声呤唱起来乐章优美,有深刻的艺术内涵,大诗人杜甫赞曰:“此曲本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度闻”。

⑻存想:一名“存思”,简称“存”。要求闭合双眼或微闭,存想内观某一事物或神真的形貌、活动状态等,以期达到集中思想,去除杂念,进入人神交接境界。道教认为,建醮不懂存想,无法沟通人神世界,斋醮即失去意义。存想的对象十分广泛,包括存想天象(日、月、星辰、云雾等)、景物(气、炎火)、人体(五脏、丹田)及神真(身内神、身外神)等,多为师徒秘密传授。

⑼叩齿:即上齿与下齿相叩,以集神驱邪。一般分为鸣天鼓(左叩)、击天磐(右叩)、鸣法鼓(当门齿上四下四共八齿相叩)。左叩以击动天门而神炁应,右叩凡制伏驱降用之,鸣法鼓以通真格上帝,见朝奏用之。

⑽进表:指道士将表文(青词表章)上奏天庭的仪式,又称“上表”。其程式为启坛、请圣、拜表。其用法因神位高低而定,对道教最高神呈进称为“上大表”,一般神则称为“上疏”。最后将表文焚化,称为“化表”,以期送达天庭,祭告上苍,众圣光临坛场,赐福延龄,先灵受度。

⑾炼度:即用符法度化鬼神,使得超度。炼指用真水和真火交炼亡者灵魂;度指修斋行道,拔度幽魂。其功用为“生人服之(符法),可以炼神,而鬼神得之,亦可度化”(见《上清灵宝大法·水火炼度品》)。

⑿施食:道教科仪的一项仪式,也叫“斛食”或“赈济”,俗称“焰口”,即设斋食以超度鬼魂。早期道教并无施食,但在南朝刘宋时已有雏形,唐朝时就有了相当的影响和规模。宋元之际,以米饭盛于斛内施食,称为“斛食”。直到解放前,有些宫观还保存着这一做法。施食时要用“祭炼”之法,即高功存想,以神度鬼,使其早升天界,脱离鬼道。

⒀散花:醮坛仪式组成中常用的仪式。通过想象中的神仙銮驾,把醮坛幻化为神仙居处的瑶坛,存想自身为神仙临坛弘道,故以散花作为颂赞神仙和幻化醮坛的仪式内容之一。与佛教不同的是,道教“散花”,并非实地抛散鲜花,而是诵唱,因此又有多种的散花词,多为五言、七言、词曲等。

⒁解冤释结:所谓冤结,主要指世间种种人际怨怼,引起了阴讼牵连、人鬼连牵、阴鬼受难、阳世受报等,认为须用科仪和符文,解冤释结,以求阴鬼升仙,阳世平安。

⒂化坛卷帘:化坛指将坛场幻化为瑶坛仙境、神仙世界;卷帘如同人间君王临朝听政,卷帘听取高功面陈奏疏。这种仪式多以化符、唱赞、存想等完成,经韵中有“倒卷帘”。

⒃启师谢师:即礼三师。三师指度师,籍师和经师。凡大型道场,皆设有祖师坛。开坛之初,高功恭对师坛,启奏三师,请赐保祐,谓之启师。下坛时,必要礼谢三师,以志不忘师恩,谓之谢师。

以上各种仪式元,便构成了大大小小的斋醮场面。

 

三、现行道教斋醮情况

现行道教斋醮活动,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㈠全真派道观

全真派道观,如北京白云观、青岛崂山太清宫、武汉长春观等的斋醮活动包括课诵、接驾、庆贺、祝寿、祈福、延生、消灾、供天、摄召、散花、施食等科仪。经忏有早晚功课经、三官北斗经、真武经、受生经、高上玉皇本行集经、太上三元灭罪水忏、萨祖铁罐施食、全真演教接驾词科、玉皇宝忏等等。

㈡正一派道观

正一派道观,如上海白云观、苏州玄妙观、龙虎山天师府等的斋醮活动包括奏职、祝圣、完愿、庆诞、进表、供天、炼度、发奏、拜斗、开启、请圣、火司朝、迎銮接驾、延生告斗等科仪,经忏包括早晚功课、玉皇忏、雷祖忏、真武忏、三官忏、斗经斗忏、朝天忏、青玄忏、九幽忏等等。正一派道观十分注重斋醮科仪,内容也十分丰富。

㈢散居道士

散居道士,指分散于民间不居庙的道教徒,多系正一派。他们的特点是不居庙观,以家庭为单位,或世代相传,或广收门徒。如有信众需要,便到群众家里举行斋醮活动。主要分布于上海郊区、江苏、浙江、福建、湖南、湖北等地。散居道士多承龙虎山之法统,世家传承,历代伙居。故所诵之经忏亦正一道观常用之经忏。

 

四、现行道教常用斋醮科仪之简介

现行道教常用的斋醮科仪很多,大略有:早晚坛功课、接驾、祝寿、进表、炼度等等,现择要分述如下。

㈠早晚坛功课  道教住观道士每日早晚例行的科仪。在观道士每日卯、酉之时上殿做功课,唱赞礼拜,讽诵仙经,其作用是:一能修真养性,二能祈祷吉祥,三能坚定道心,四能超度亡灵,五能体现宫观道风管理。据《早晚功课经·序》曰:“功课者,课功也。课自己之功也,修自身之道者,赖先圣之典也。诵上圣之金书玉诰,明自己本性真心,非科教不能弘大道,非课诵无以保养元和。是人道之门墙,修性之径路。”

㈡祝将科仪  常用于道教早坛功课出坛中的一种科仪。祝为恭请之意,将即神真;祝将是恭迎神真登临坛场,以护经护道护坛庭,达到道门常清静。

㈢祭孤科仪  常用于道教晚坛功课出坛中的一种科仪。祭为祭祀、超度之意,孤为孤魂。祭孤就是祭祀孤魂,为亡灵超度。

㈣祝寿科仪  道教用于祖师圣诞之时的科仪。祝为庆贺之意,寿为寿辰,祝寿即庆贺祖师寿辰。如正月初九、正月十五、正月十九,分别为玉皇、天官、邱祖的圣诞,于当天晚上零点例行此仪,以贺祖师诞辰。

㈤庆贺科仪  亦为道教用于祖师圣诞之日的科仪。庆为庆祝之意,庆贺即庆祝祖师诞辰。一般在祖师圣诞日白天举行。

㈥接驾科仪  接贺科仪是道教专用于农历腊月二十五日子时(即零点)玉皇巡天之时,迎接玉皇大帝降临人间所行的道教科仪。接为迎接之意,驾为玉皇大帝圣贺,简称迎銮接驾。通过此仪,恭对瑶坛,迎请玉帝降临人间,赐福攘灾,延龄益寿。

㈦大回向科仪  常用于道场圆满时的一种科仪,是为道场圆满做的总忏悔。通过此仪,仗道威力,愿罪消除,普度群品。

㈧进表科仪  进表亦称“化表”、“焚疏”,是道教斋醮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科仪,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的斋醮活动中。例如金箓、玉箓、黄箓,或者大型醮会,均要举行此仪。通过此仪,道士将书写信众祈愿的表文呈达天庭,祭告上苍。祈求众圣赐福消灾。

㈨水火烧度仪  道教斋醮中常用的一种科仪。水火即真水真火,水火炼度即指用真水真火,交炼亡灵,拔度幽魂。包括:九炼生尸、灵宝炼度和南昌炼度三种。其核心是收召亡魂,水火交炼。通过此仪,水火交炼,超阴度亡。

㈩灯仪  道教斋醮中常用的一种科仪。指以灯为主要法器的一种仪式,多在日落后举行。包括:九幽灯仪、北斗灯仪、本命灯似、血湖灯仪等。灯仪广泛地运用于各类道场中。灯仪中的火种的来源是,从正午阳光取得火源,然后再在分灯仪中点燃坛场各灯。通过此仪,照耀诸天,续明破暗,下通九幽地狱,上映无福极堂。

 

五、斋醮科仪的意义

斋醮是道教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

㈠是道教开展正常宗教活动的主要内容;

㈡是道教教理教义的行为体现,是弘道扬教的重要途径;

㈢是道教徒表达信仰的主要方式;

㈣是道教联系群众的纽带,也是群众了解和信仰道教的桥梁;

㈤是道士修炼的方式。道教在斋醮时,往往与炼养并行,例如在建醮前,必须斋戒沐浴,即清洁身、口、心,不让污秽介入。在建醮过程中,要运用存想,以聚精会神,排除杂念,达到真心清静的境界;此外还有叩齿、呼吸等等,都是斋醮中有利于健康的因素。